市场研究——房地产策划的“情报中枢”:从数据挖掘到趋势预判

核心逻辑:市场研究是策划的起点,其质量直接决定项目定位的准确性。2025年,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“分化加剧、需求分层”的特征(一线城市核心地段房价企稳回升,三四线城市库存压力仍存;改善型需求占比超60%,刚需客群更关注性价比),这要求市场研究从“粗放统计”转向“精准洞察”。
关键模块:
- 1.宏观环境扫描:分析经济形势(2025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速5.2%,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.8%,支撑改善型需求释放)、政策导向(“因城施策”下,部分城市放宽限购、降低首付比例)、人口结构(老龄化率18.7%,催生“适老化社区”需求;“Z世代”购房占比提升至25%,偏好智能化与社交空间)。
- 2.区域深度剖析:以某二线城市新区为例,需研究其“产业导入进度”(如是否已有科技园区落地)、“交通配套成熟度”(地铁规划线路与站点距离)、“教育医疗资源”(重点学校分校、三甲医院分院的选址动向),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地块未来升值潜力。
- 3.竞争格局解码:通过“竞品项目清单”(半径3公里内所有在售/待售项目),对比其产品类型(高层/洋房/别墅占比)、价格区间(均价1.8万-3.5万/㎡)、去化率(首开去化率超60%的项目需重点分析其优势)、客户评价(通过中介渠道收集“户型痛点”“物业短板”等真实反馈)。
- 4.客群需求挖掘:采用“定量问卷+定性访谈”结合的方式——问卷覆盖1000组潜在客户(年龄、收入、购房目的),发现“80后家庭”更关注学区与户型功能性,“90后新贵”偏好智能家居与社区社交空间;访谈则聚焦“改善型客户”(如置换大平层的业主),挖掘其对“南北通透”“储物空间”“物业服务品质”的隐性需求。
案例:某三线城市项目前期研究发现,区域虽属新区但缺乏商业配套,客户对“步行距离内超市/餐饮”的需求强烈,最终定位为“社区商业+住宅综合体”,首开去化率达75%,远超同期竞品。